水利部发布《调水工程设计导则》等6项水利行业标准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期,水利部发布《调水工程设计导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8部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12部分:水源热泵建设项目》《小型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水库大坝隐患探测技术规程》6项水利行业标准。

  《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T 430—2024)是在《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T 460—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2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调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水文、工程地质、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工程总体布局及工程规模、节水评价、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设计、工程管理、数字孪生工程、工程投资、经济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大中型调水工程的设计。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调水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8部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8—2024)是新制定的水利行业标准,共10章和4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要求、钢铁项目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节水评价及用水量核定、取水水源论证、取水影响论证、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节约、保护及管理措施、综合评价等。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钢铁项目水资源论证。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为水资源节约、保护及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9—2024)是新制定的水利行业标准,共10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纺织项目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承载状况分析、节水评价及用水量核定、取水水源论证、取水影响论证、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节约、保护及管理措施、综合评价等。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纺织项目水资源论证。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纺织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12部分:水源热泵建设项目》(SL/T 525.12—2024)是新制定的水利行业标准,共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分析、论证内容、工作等级与范围、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用水分析与节水评价、取水水源论证、取水和回水(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综合评价等。标准适用于申请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推动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是规范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地下水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小型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SL/T 529—2024)是在《农村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SL 529—201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10章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安全管理、生态流量管理、信息化管理、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等。标准适用于单站装机容量50 MW及以下水电站的技术管理。本标准为小型水电站规范化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将持续促进小型水电站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小水电行业向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水库大坝隐患探测技术规程》(SL/T 827—2024)是新制定的水利行业标准,共7章和3个附录,主要包括基本规定、渗流安全隐患探测、结构安全隐患探测、金属结构安全隐患探测、成果报告等。标准适用于水库大坝及其近坝岸坡的隐患探测。本标准是提升水利行业水库大坝隐患探测技术水平的有力举措,对规范水库大坝结构、渗流、金属结构、害堤动物巢穴及其他薄弱部位等隐患探测技术工作和提高了水库大坝安全诊断与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编辑:付子豪】

交通运输部:7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7.6%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7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1条,运营里程10339.4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5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8.7亿人次,进站量17.2亿人次。7月份,客运量环比增加2.5亿人次,增长9.4%,同比增加2.0亿人次,增长7.6%。7月份全国总运营里程的平均客运强度为0.896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1.6%。本月无新开通线路。

  其中,地铁、轻轨、市域快速轨道等大运量线路共271条,运营里程9642.1公里,完成客运量28.2亿人次,进站量16.8亿人次;单轨、磁浮等中运量线路共7条,运营里程202.5公里,完成客运量3847万人次,进站量2771万人次;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等低运量线路共33条,运营里程494.8公里,完成客运量1121万人次,进站量1063万人次。

【编辑:刘湃】

台股大跌1807.21点 创单日最大跌点与跌幅纪录

  中新社台北8月5日电(记者 张晓曦)台湾股市5日低开低走,盘中最低跌1854.59点至19783.50点,跌幅达8.57%,终场跌1807.21点,收在19830.88点,跌幅8.35%,创下单日盘中最大跌幅、跌点以及单日收盘最大跌幅、跌点。

  台股当日开盘为20982.92点,盘中跌幅持续扩大,终场跌破2万点大关。台积电一度跌停,尾盘收在815元(新台币,下同),下跌88元,跌幅9.75%,创台积电单日最大跌点。

  此外,多家台股权值股遭遇重挫。鸿海、广达、台达电当日跌停;联发科盘中一度跌停,终场跌幅为9.08%;大立光跌幅为7.04%。

  台股八大类股均下跌,跌幅情况分别为:泥窑股跌4.47%、食品股跌3.93%、塑化股跌6.76%、纺织股跌7.08%、机电股跌9.05%、造纸股跌8.75%、营建股跌9.14%、金融股跌6.93%。

  据统计,历史上台股单日盘中最大跌点、跌幅纪录出现在2021年5月12日,当时最大跌点为1417.86点、最大跌幅为8.55%;单日收盘最大跌幅出现在1990年8月7日,跌幅为6.79%,最大跌点出现在2024年8月2日,跌1004.01点。

  对此,有岛内专家分析认为,中东局势严峻,市场担忧其影响全球经济景气,加上美国大选等因素,潜在影响台湾半导体制造成本;产业景气不明,使得美国和亚洲股市近日重挫,期货市场也受累。

  股市大跌对台湾社会造成不小冲击,不少民众在网上相关新闻评论区留言表示,“只能说之前太乐观了”“投资有风险”等。(完)

【编辑:张子怡】

台风“格美”造成台湾农业损失达32.63亿元新台币

  中新社台北8月5日电 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5日称,截至当天11时,受台风“格美”影响,台湾各县市农作物、民间设施等估计损失达32.63亿元(新台币,下同)。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各县市中,以云林县受损最为严重,损失金额达7.09亿元,其次是台南市6.66亿元,嘉义县4.19亿元,屏东县4.11亿元。

  农作物方面,估计损失达22.24亿元,受损面积26498公顷,损害程度29%。受损作物主要为香蕉、番石榴、柳橙等。畜产估计损失2.66亿元,受损畜禽以鸡为主。民间设施估计损失1.73亿元,其中,农田流失及埋没造成损失8981万元、农业设施损失6262万元。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还造成台湾多个县市道路受损。其中,嘉义县主要道路多已抢通,仍有部分乡村道路中断,初步估计道路修复经费将逾15亿元。南投县亦有多处县道受损,初估修复经费为9.8亿元。

  另据台媒报道,受此次台风影响,台湾菜价居高不下。4日,台北市蔬菜到货量约1011吨,每公斤平均价格为57.7元,较前一日上涨7元,创下近5年新高。(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