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探空项目云南临沧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投入业务运行

  中新网昆明8月4日电 (记者 缪超)记者4日从云南省临沧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北斗探空项目在临沧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近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这是全国11个新建北斗探空项目中首个完成建设运行的项目。

  “临沧北斗探空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提高我们对‘云贵准静止锋’‘低空切变线’‘西南涡’等中小湿度天气系统的跟踪监测,提高预报准确率,在今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实效。”临沧市临翔区气象局副局长马忠良介绍。

  北斗探空系统不仅具备高精度定位与测风能力,更实现了“上升1小时—平漂4小时—下降1小时”三段式探空观测,突破了传统探空观测模式,采用基于地—空物联网的“云+端”数据传输模式,实现了北斗探空业务数据资料和原始观测资料从台站直接到国家级数据库的实时传输。

  北斗探空站的投入使用,有效填补了临沧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的空白,将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候研究的整体水平,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完)

【编辑:邵婉云】

湖南检察机关依法对张秀隆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秀隆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张秀隆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张秀隆,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张秀隆利用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原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崇左市委副书记、市长,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来宾市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编辑:张子怡】

300余件(套)甲午沉舰水下考古文物亮相山东博物馆

  中新网济南8月4日电 (李明芮)“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4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以“革命文物+水下考古”的策展思路,首次向公众全面系统展示300余件(套)甲午沉舰水下考古珍贵文物,以及甲午战争最新史料科研成果。

  当天,记者走进展厅看到,从锈迹斑斑的战舰残骸到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展品无一不讲述着那场悲壮的海战和背后的故事。其中,“致远”舰遗址出水的“致远”舰加特林机枪,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展览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那场海战的悲壮与英勇,仿佛历史书籍里的画面重现。”前来观展的游客刘学猛说,展览上破碎的船体残骸,以及经受过激战的武器装备,让他仿佛能听到海面上传来的炮火声。“这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甲午海战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现场展出2023年山东威海“来远”舰遗址出水的军号。李明芮 摄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甲午沉舰水下考古10年成果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作为策展人之一,山东博物馆革命文物部副主任孙艳丽介绍称,展览第一部分为“归去”,以历史纵深视野回溯中国近代海防建设与北洋海军的兴衰史;第二部分“来兮”,系统展示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与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传承”,诠释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和文博工作者的使命是更深入地揭示尘封历史、解读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

  据悉,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也是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10周年。(完)

【编辑:叶攀】

甘肃肃北:借新质生产力东风,促县域发展“破浪”

  中新网甘肃酒泉8月7日电 (刘潇)7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马鬃山发展座谈会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文博中心三楼演艺厅举行。

8月7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马鬃山发展座谈会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文博中心三楼演艺厅举行。 陈天良 摄

  肃北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县域分南山和北山两个不相连的区域,西邻新疆,南接青海,北连内蒙古和蒙古国,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边防县。

  马鬃山镇是肃北县的一块“飞地”,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管理区,是甘肃省对外开发开放和向西经济的“桥头堡”。

  在去年的“首届马鬃山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为肃北县域高质量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肃北县充分吸收论坛成果,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甘肃省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取得了“工业主导型”先进县的好成绩。

图为航拍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城。 (资料图) 康凯 摄

  肃北县委书记张跃峰介绍说,此次座谈会旨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启迪思路,为政府、专家和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探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张跃峰表示,当前,肃北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开放包容,正处在多重机遇叠加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等战略的深入实施,肃北正逐渐成为酒泉乃至甘肃深化改革、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座谈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不同视角的专业建议,为马鬃山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肃北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专家学者还聚焦工业经济、低空经济、文旅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展开交流。这些既有专业分析,又有实际举措的发言,对肃北县持续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肃北县委副书记、县长巴成表示,下一步,肃北县将充分发挥好甘肃省社科院的智库作用,更大程度吸收运用好专家学者的建议,充分挖掘县域资源优势,全力推动县域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让肃北县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完)

【编辑:刘阳禾】

最高检: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呈现手法多样、迷惑性强等特征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近年来,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在一些地方多有发生,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积极协同最高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保持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的高压态势,2023年起诉该类犯罪1932人,2024年1月至6月起诉343人。办案发现,此类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非法集资手法多样、迷惑性强。有的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不了解“区块链”、股权投资、私募等“高大上”概念或“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情况,打着“投资赠送养老服务”的旗号实施非法集资;有的以贴近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旅游、养生、家政等服务为噱头,私设资金池非法集资;有的甚至针对不同老年人精准“画像”,分类设计非法集资模式,引诱老年人入局。如,金某利用其实际控制的某贸易有限公司及关联公司,借“养老旅游”之名,吸引老年人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聚餐活动,通过精心筛选目标群体、建立客户池、分层设计消费政策等方式,陆续推销养殖类、旅游类、医养类、股权类、合伙人项目类等300余种理财产品。经初步查明,金某共向全国20余万名集资参与人非法吸收资金100亿余元。

  二是“以房养老”非法集资犯罪风险更高。有的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将高风险理财项目等包装成安全可靠且能获取高息的投资项目,诱骗老年人办理个人房产抵押并将抵押款用于项目投资;“爆雷”后,抵押房产被处置变现,导致老年人不仅拿不到高息,反而陷入无家可归、背负巨债的境地。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贷款中介、助贷机构帮助不法分子寻找老年投资者,联络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等出资机构,并居中撮合双方签订房产抵押借款合同,甚至帮助老年人虚构、伪造与自身资信状况不符的贷款材料,陪同出资机构实地查看抵押房产、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代偿抵押利息等,沦为不法分子非法集资的帮凶。如检察机关起诉的一起“以房养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系列案,涉案63套房产共办理抵押贷款3亿余元,其中有11套涉及助贷中介机构。

  三是追赃挽损难度较大。该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将吸收的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或者填补投资亏空,案发时资金链断裂,赃款赃物无从追缴。有的不法分子通过操纵多个账户层层划转资金,将吸收资金汇聚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黑箱”,并在资金走向上作技术处理以逃避侦查,导致追赃挽损困难。尤需注意的是,部分受害老年人在钱财损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未及时报警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或未妥善保存收据、合同等关键证据,增加了司法机关追查涉案资金难度。如,张某某等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先后依托某养老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虚构居家养老服务站等项目,承诺投资到期返还本金并支付5%-20%不等的年利息,或者赠送一定价值的疗养服务,先后以会员费、保证金、购房押金、众筹、借款、家人卡等形式,骗取集资参与人钱款4400余万元,其中大部分集资款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及借新还旧等。张某某等人还意图销毁会计凭证、账簿,并诱使集资参与人将债权转为某无实际经营能力公司的股权,进而逃避返还资金。

  检察机关提示: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广大老年朋友要注意增强反诈意识,对“高额返利”“千载难逢”等说辞保持高度警觉,不信“大饼”、不贪“小利”,多了解社会热点、金融知识、国家政策等,选择正规机构、渠道开展投资理财活动,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切实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