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团队最新研究:7亿年来地球自转呈阶梯式减速

  中新社成都8月7日电(记者 贺劭清)中外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7亿年来,地球自转呈阶梯式减速。其中,7亿年至2亿年前之间,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0000公里(每百年增加约4米),日长增加了约2.2小时(每百年增加约1.58毫秒)。

  这一科研成果于8月7日以“Geological evidence reveals a staircase pattern in Earth’s rotational deceleration evolution(地质证据揭示地球自转减速的阶梯状演化模式)”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为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的黄何研究员和马超教授。

  此前有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由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正在以显著的速度减缓地球自转,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月引力产生的潮汐耗散作用使得地球自转减速现象一直存在。但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自转减慢的速率是否和现今一致?

  针对该问题,成都理工大学大数据沉积团队联合国际著名的天文学家Jacques Laskar团队以及德国、爱尔兰的地层学家团队经过2年的联合攻关,获得了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的地球自转参数,通过天文理论计算,得到地球自转周期和地月距离。

  这些结果能够独立验证潮汐模型的可靠性,并揭示7亿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速的阶梯模式。此外,本次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超大陆聚合和冰川发育也会影响地球自转速率。

  本次研究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当地球自转速度减缓到一定程度时,潮汐耗散作用将不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比同时期的生物演化数据、海洋地球化学数据等,研究还发现地球自转的两个主要减速期可能为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次研究对重建地月系统的演化历史,探究地球自转减速的气候、环境、生物演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完)

【编辑:张子怡】

台湾大学生在安徽实习“初体验”:文化之约 创新体验

  中新网合肥8月7日电 (张俊 宁珊)2024年台湾大学生暑期皖企实习营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落下帷幕。来自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辅仁大学、勤益科技大学等高校的29名台湾大学生,跨越海峡来到合肥,完成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之旅。

  本次实习营以自然之旅、文化之约、管理实践、创新体验为主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台湾学子们不仅能深入企业实习,更能全方位感受安徽的历史文化、现代管理理念和创新氛围。

台湾大学生蔡甄庭和古容恩在合肥一家企业实习工作。宁珊 摄

  来自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蔡甄庭是此次实习营的团长,在合肥一家智能制造企业实习。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大陆,也是首次参加实习。蔡甄庭表示,这次实习让自己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也让自己对未来的职场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除了实习工作,蔡甄庭还参观了合肥的罍街、贡街、合柴1972等地,感受人文风情。在安徽名人馆中,蔡甄庭看到了刘铭传这一对台湾发展贡献巨大人物的相关展览,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参观人工智能企业时,蔡甄庭也对人工智能技术印象深刻。“很多东西你不需要自己动手,下个指令,它就帮你做好。”蔡甄庭说。

台湾大学生蔡甄庭和古容恩参观合肥科技创新展览。宁珊 摄

  同样来自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的古容恩在合肥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她表示,这次实习让她对大陆的工作环境有了更多了解。古容恩介绍,人资工作以关注招聘网站上的人才资讯为主,看到合适的人才就会发信息沟通,或邀请对方面试。古容恩说:“大陆的移动支付方式非常便捷,未来我希望能带父母来大陆旅游。”

  台湾大学生暑期皖企实习营已经创办了12年,是皖台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青年交流品牌。(完)

【编辑:胡寒笑】

台湾展商的西藏之旅:“掘金”、游玩有点忙

  中新社拉萨8月7日电 题:台湾展商的西藏之旅:“掘金”、游玩有点忙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第一次来西藏参展,没有准备很多货,我们带来的20件台湾高粱酒已经卖掉了大半。”台湾合颖酒厂执行长陈杰生7日对中新社记者说,此次西藏参展之旅非常棒,藏族民众淳朴友好,独特的文化让人印象深刻。

  8月4日至8日,拉萨进口商品展览会在西藏会展中心举行,陈杰生等作为台湾展商进藏参展。

  陈杰生说,这是他首次进藏,所带的台湾高粱酒中部分是自家酒厂产品。他认为,此次到西藏参展,可以增加台湾产品在西藏的知名度。他也打听到,西藏会举办藏博会,“我们非常想有机会再来,最好能参加下次藏博会。”

  陈杰生称,除了参加展览,前几天还入乡随俗,去了拉萨的“财神庙”扎基寺,在寺庙门口买了哈达、酒、香等拜佛用品。第一次体验令他感觉很奇妙。他还去了八廓街体验高原商业街的氛围,“西藏人很友好、善良,你对他们微笑,他们会回以微笑,这种感觉很好。”

8月7日,拉萨进口商品展览会现场,台湾陶艺师白芃絪在自己的展位上。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来自台湾新北的白芃絪是一位陶艺师,此次进藏带来了琳琅满目的陶瓷制品。年过七旬的她自述是一位佛教徒,她坦言,此次来西藏除了参加展销,也是为了体验高原环境,来拜佛。

  白芃絪说,她去过峨眉山、五台山等地,对西藏有一种情感。进藏后这几天趁着活动的空隙,分别去了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等地观景,8月6日晚还观看了《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

  “我们准备明天打车去布达拉宫现场预约参观,然后离开西藏前要去一趟大昭寺拜佛。”她说,希望下次在西藏的时间更充足,可以到处走走,感受“雪域江南”林芝等地的风光。

8月7日,台湾博士儿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国义(左)在展览现场演示益智教具。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此次展会现场还有益智教具展位。台湾博士儿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国义现场操作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积木变形成各种立体的形状。他介绍,公司主要经营数学教具,将各种数学基本原理融入积木设计中,致力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数理概念潜能开发。

  叶国义也去看了《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他认为该剧布景非常好,演职人员非常努力。他表示,以后有机会还想来西藏游玩、观光。(完)

【编辑:胡寒笑】

民进党当局编列的2025年度总预算引发舆论质疑

  中新社台北8月7日电 民进党当局2025年度总预算案6日筹编完成,岁入、岁出额度均创新高。两天来,台湾有舆论指预算增速令人担心,并质疑相关预算能否达到应有效果。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当局编列的2025年度总预算为岁入3.1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岁出3.13万亿元,二者均创新高。其中防务预算也创新高,达6470亿元;治水预算上升四成,达551亿元。

  对此,台湾政治大学财政系主任陈国梁表示,八年来,年度支出预算从1.9万亿增至3.1万亿,增速令人担心,怀疑如此大量的经济资源投入能否达到应有效果。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王鸿薇指出,防务预算继续升高,一定会排挤到其他预算。

  民进党当局2025年度编列了还债金额1415亿元,是24年来新高。台湾民众党籍民意代表张启楷直言,还债金额再创新高,显然是近年来举债额度太高,尤其很多项目透过特别预算支出,显示台湾债务问题严重。(完)

【编辑:胡寒笑】

国台办官网增设“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栏

  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国务院台办官方网站7日增设“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栏页面,列出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萧美琴、顾立雄、蔡其昌、柯建铭、林飞帆、陈椒华、王定宇等十名“台独”顽固分子名单。

  进入国台办官网,可通过首页右侧“专题”栏目或浮动窗口进入“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页面。内含五个版块,分别为“清单在列的‘台独’顽固分子”“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有关表态”“法律文件”“举报清单在列的‘台独’顽固分子线索和罪行”“举报犯罪严重的新‘台独’顽固分子”。页面下方公布了线索举报邮箱。

国台办官网“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页面截图。

  台湾《联合报》当天的报道分析,该专栏页面将“台独”二字用绿色字体加粗处理,搭配五星红旗和法庭背景图,震慑意味浓厚。中天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媒也发布相关消息,并以“萧美琴、苏贞昌、吴钊燮等10人‘被置顶’”等为题进行报道。

  此外,公安部官网也于当日增设“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栏,页面列出苏贞昌等十名清单在列的“台独”顽固分子,并刊载《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文件。

公安部官网“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页面截图。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对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总体要求、定罪量刑标准和程序规范等作出具体规定。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此前表示,《意见》从标题到正文都清晰指明,刑事惩治措施只针对极少数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台独”顽固分子,以及他们实施的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不涉及广大台湾同胞。(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