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水利委员会进一步部署防汛关键期防御工作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8月5日,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张延坤召开防汛会商会议,分析研判当前松辽流域防汛形势,安排下一步防汛工作。

  当前乌苏里江上游发生超保洪水,松花江吉林段、东辽河、辽河干流、浑太河、拉林河、饮马河等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预计8月上中旬松辽流域还将有3场降水过程,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会议强调,当前松辽流域正处于防汛关键期,要始终绷紧思想之弦,坚决克服麻痹心理和松懈心态,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力做好洪水防御各项工作。

  一要持续加强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不断完善“三道防线”建设,努力提升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及时发布预警,尤其是山洪灾害防御方面,要留足人员转移避险的提前量。

  二要统筹调度流域骨干水库,滚动分析研判流域防汛形势,适时调度丰满、白山、察尔森水库,精准控制水库水位,有效降低下游防洪压力。充分发挥流域防总办平台作用,科学指导二龙山、清河、柴河、月亮湖等水库拦洪错峰。

  三要督促地方持续加强堤防巡查防守,松花江吉林段、辽河干流、乌苏里江等流域堤防将长时间高水位临水,砂基砂堤段、前期水毁段堤防极易发生管涌、渗水等险情,要科学研判工程风险点,预置足够抢险力量、物料,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四要督促地方强化在建工程、中小水库安全度汛管理,持续关注重复落雨区内在建工程和中小水库的工程状态,定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严格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必要时采取开挖非常溢洪道、转移避险等应急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五要进一步强化河道管理,以河湖长制、水行政执法和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为抓手,依法清理阻水建(构)筑物,畅通行洪通道,严格涉河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

  六要加强国际界河水文信息共享,积极推进建立中俄水文信息交换机制,促使重要控制站水文信息加密增报,进一步提升国际界河洪水预报水平,为防洪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七要加快建立松辽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和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着力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重大水旱灾害防御事件应对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会议决定,白山水库出库流量由1800立方米每秒减至950立方米每秒;派出工作组调研指导乌苏里江洪水防御工作。

  会后,松花江防总办、辽河防总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流域防汛工作的通知》,督导地方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防洪工程调度、水库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

【编辑:刘湃】

三部门: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

【编辑:邵婉云】

最高检:上半年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2万人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主要举措及阶段性成效的通报。

  通报显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自2024年2月至12月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重点任务,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上半年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6.2万人,同比上升36.5%。起诉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受贿等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涉企犯罪5827人,同比上升41.1%。检察机关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894人,同比上升45.5%;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837件,同比上升74%;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480件。

【编辑:于晓】

“鲲鹏”送我上军校

  8月2日上午,空军西南某机场上停放着两架“鲲鹏”,它们在静静地等待着“新战友”。透过“鲲鹏”机窗看向候机厅,主席台上印着“2024年度新录取飞行员欢送仪式”的标语格外醒目。

  场地四周铺着红毯,36面印着招飞标语的刀旗在主席台两侧迎风飘扬。会场中央,新飞行员身着蓝色飞行服,肩披“奋飞新时代”绶带,胸前戴着大红花,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会场两边还有不少飞行学员的亲属,赶来欢送孩子加入蓝天方阵。

  为了增强新飞行学员的荣誉感,8月1日、2日,空军第三年派出运-20飞机集中运送新飞行学员到长春空军航空大学报到,并在沈阳、石家庄、济南、南京、长沙和成都设置了6个登机点。8月2日上午,两架“鲲鹏”在成都登机点接运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新飞行学员,飞赴空军航空大学。

  现场LED屏幕上连续播放着招飞宣传视频,飞行学员们在一幅幅任务训练画面中憧憬未来,点燃斗志;执飞机组成员走上讲台,分享成长经历、学习心得、飞行故事……台下的飞行学员认真聆听,不时举手提问,在互动交流中,机组成员与飞行学员们共同完成了“蓝天第一课”。

  “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看到他们的青春和活力,就能够想象到他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样子!”飞行员王嫣然感叹说。

  “我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3年前我通过了空军的招生选拔,考入青少年航空学校。听了他们的交流,让我想当飞行员的愿望更加强烈。下一步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他们一样,驾驶战鹰守卫祖国空天!”仪式现场,观礼的航空实验班毕业生吴俊杰说。

  仪式上,飞行学员刘乐代表全体学员庄严宣誓:“让我们以豪迈的热情,以无畏的勇气,向着蓝天梦想进发,向着人民的荣光前行,我们一定不负众望……”

  随后,在激昂的《空军进行曲》中,学员们整齐迈步穿过印有“为党奋飞,逐梦启航”标语的“梦想之门”登机,口中呼喊的“青春有为,强国有我”口号回荡在机场上空。

  “到了部队好好训练,不要担心妈妈!能好好地飞出来,就是妈妈最想要的!”飞行学员陈建雄的母亲挥手与儿子道别。陈建雄是空军在成都市录取飞行学员中高考成绩第一名,他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孩子登机前,母亲一遍遍叮嘱儿子刻苦训练,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

  担负执飞任务的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多次执行国内外重大演习演训任务,是空军重要的拳头力量。这也是他们连续第三年执行运送新飞行学员赴空军航空大学报到的任务。

  这次任务中,他们做了不少精心的设计:在机舱加装地板、电视和座椅,尾舱悬挂上“欢迎加入人民空军”的标语,并为每名飞行学员发放了写有“扶摇直上九万里”字样的明信片,努力让学员们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部队的贴心与暖心。

  9时30分左右,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鲲鹏”陆续从机场起飞,这批新飞行学员正式踏上了军旅征程的第一段航程。

  “亲爱的战友们,欢迎加入人民空军!祝贺你们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天空是生长英雄的地方,飞行是无上光荣的事业……”运-20起飞升空后,机长饱含深情的寄语,激励着机舱里的每一名飞行学员。

  “亲爱的战友们,我是将跟随你们前往空军航空大学的新朋友,很高兴能参与大家的第一段军旅航程……”飞机在平稳地爬升,跟机政工干部开始为大家讲述空军发展历史和相关知识,并播放《不止勇气》《期望》等短片。

  “从小我就特别向往蓝天,看了视频后,我愈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就应该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飞行学员闫一凡说。

  飞行途中,在跟机政工干部的引导下,年轻的飞行学员们分享交流起自己的入伍初心。“我非常喜欢这身军装。我会好好学习、好好飞行,当好弟弟妹妹们的榜样!”藏族飞行学员旦增德勒说,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自己是全家人的骄傲,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一定会不畏艰险,努力成长为一名“藏族雄鹰”。

  据悉,2024年全国适龄青年报考空军招飞热情更加高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实现出飞,生源分布更趋均衡,文化成绩稳步增长,高考成绩位次在各省份前10%的占46%、前5%的占18%,600分以上比例比去年提高4%。

  将近4小时的航程,这群来自多个省份的飞行学员们慢慢熟悉起来。在未来的征程上,他们将成为彼此的僚机,携手战斗在空天之上。

  “快看,下面就是空军航空大学!”有飞行学员大声喊道。机舱内的学员们纷纷望向机舱外。随着飞机轻盈落地,滑向预定地点慢慢停稳,广播里又传来了机长的寄语:“战友们,我们已顺利抵达空军航空大学。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不畏艰难,赓续荣光、勇毅前行,早日成为我们、超越我们,用卓越超拔的青春,绘就人生壮丽航迹!”

  舱尾,“欢迎加入人民空军”的标语下,后舱门缓缓打开。年轻的学员们整齐列队走向梦想的军校,热情洋溢地迎接战斗生涯的到来。目送着飞行学员们离开的方向,机组成员再次用军礼向学员们送上真挚的祝福。

  刘书 李超 高思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龚阿媛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