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农订会首设主宾县金门展区 台商乐见“金门游”重启

  中新社福建南安9月7日电(记者 孙虹)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简称“农订会”)7日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开幕,推动两岸农产品互联互通、产销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今年,农订会首次提出“主宾”概念,邀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作为主宾州,金门县和将乐县作为主宾县。主宾州(县)通过展示各自农特产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将举办“主题日”农业推介暨经贸洽谈活动,共享农业发展机遇。

9月7日,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开幕,今年首次设立的主宾县金门展区引人注目。 中新社记者 孙虹 摄

  步入主宾县金门展区,金门高粱酒香四溢,酒糟肉干、高粱手工蛋卷、金门面线等特色伴手礼吸引众多采购商和观众驻足品尝。

  谈及大陆将于近期恢复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金门淳新特产行大陆区总经理庄丹难掩喜色。“我们都非常开心,对这一天期待了很久很久,期待很快能在金门和大陆游客分享当地的美食。”

  “用金门特产来制作蛋卷,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色。”今年第一次来两岸农订会参展,庄丹信心满满。“希望借农订会平台,让更多大陆消费者了解高粱手工蛋卷。”

9月7日,台湾农渔精品拓销展区亮相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集中展示台湾优质农产品。 林楷煜 摄

  南安市市长王连赞说,多年来,两岸农订会一路前行,从单一功能性展会,向融合农业、民俗、文旅、潮玩等多元业态的两岸交流嘉年华蝶变,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和经贸往来的烫金名片。

  本届农订会规划716个展位,设置台湾农渔精品拓销、泉台农业融合成果、“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15个特色展区,集中展示两岸优质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和新营销模式等,也吸引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际农产品生产企业前来参展。

  据介绍,本届农订会还将举办2024海峡两岸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暨泉州农业招商推介签约会,通过专家分享、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对话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闽台农业合作。(完)

【编辑:张子怡】

武汉一号卫星运行达预期 正式开启数据服务

  中新社武汉9月7日电(记者 马芙蓉)武汉一号卫星(珞珈三号02星)数据发布会7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经过三个多月在轨测试和性能测试,武汉一号卫星获取的影像产品精度达到预期设计指标,正式开始对外界提供数据服务。

  武汉一号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制,于今年5月21日发射升空。该卫星重345公斤,突出特点在于具备0.5米分辨率全色成像、10米分辨率高光谱成像、立体测绘、夜光成像等任务模式及在轨智能图像处理等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介绍,武汉一号卫星可以对武汉都市圈进行持续观测,具备月度生产武汉市0.5米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一张图的能力,还能通过立体成像满足城市实景三维成图需要。

  龚健雅解释说,0.5米分辨率意味着卫星能够从530公里的太空,区分出地面上至少0.5米乘以0.5米大小的物体,清晰地观察到道路、建筑物、车辆、农田、林木等细节。

8月7日,武汉一号卫星获取的武汉大学校园图像。(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供图)

  据介绍,在轨期间,武汉一号卫星已完成武汉市域的0.5米分辨率高分影像全覆盖。其中,针对武汉东湖及周边区域进行监测,清晰捕捉到水体影像,为水面异常监测提供依据。后续,还将持续对武汉市及湖北省其它区域开展观测,为行业应用相关部门提供时空数据。

  近年来,武汉大学研制并发射了珞珈系列遥感卫星,培养了具备卫星研制、测试、调度、接收、处理全链条能力的科研团队。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武汉一号卫星是武汉大学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融合的体现,有助于推动武汉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董丹红指出,武汉拥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打造商业航天千亿产业集群。希望通过与武汉大学的合作,不断攻克高精度时空定位等重大核心问题,加速科技成果在自然资源、农业林业、应急管理、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转化。(完)

【编辑:张子怡】

台湾师生研习敦煌舞:这是期待已久的“小确幸”

  中新社兰州9月7日电 题:台湾师生研习敦煌舞:这是期待已久的“小确幸”

  中新社记者 丁思

  谈及此次在甘肃研习敦煌舞的历程,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硕士班的学生林若琪感慨“非常幸运,期待已久”。

  林若琪说,该校正在筹备中国舞年度展,台湾舞蹈家李天明创编的敦煌舞蹈《飞天舞》将再次搬上舞台,她将参与其中,“此次到莫高窟走访,还有专业的敦煌舞训练,都为我接下来的学习带来诸多启发。”

  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西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寻甘同味·舞乐敦煌”第七届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6日在甘肃兰州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共有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体育运动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的65名师生参加。

9月5日,“寻甘同味·舞乐敦煌”第七届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的营员们在西北民族大学进行敦煌舞学习。中新社记者 丁思 摄

  其间,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为台湾学生开设了敦煌舞基础训练、敦煌舞风格训练等课程。上课时,林若琪会近距离观察老师的授课动作,自己一遍遍去模仿。

  更让林若琪兴奋的是,亲眼看到莫高窟内的壁画,沉浸式体验古丝绸之路千年文化。她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除了展现舞蹈技能,更高阶的舞者应有深厚文化作为支撑,此行让我明白文化与艺术的力量,也启发了我在舞蹈中融入更多人文元素。”

  来自台湾体育运动大学舞蹈学系硕士班的廖承羿对敦煌舞男班的训练课程表示“蛮新鲜”。他告诉记者说,学习敦煌舞,需要琢磨身体位置和动作轨迹运行,较难的是敦煌舞蹈形象和韵味的呈现。未来他将思考如何形成个人舞蹈的独特风格,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9月1日,“寻甘同味·舞乐敦煌”第七届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走进敦煌,图为营员们摆出敦煌舞姿合影。苏凡 摄

  专业舞者杨琳琳,是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教师,执教敦煌舞已有10多年。此行是她第一次到访敦煌,近距离看到菩萨慈悲的眼神和飞天多变的造型,让她印象深刻。

  “在台湾教授敦煌舞课程,我们也会给学生讲授敦煌舞蹈的文化背景、敦煌学知识、发展脉络,实地探访敦煌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现场教学,更是台湾舞者创作采风的好地方。”杨琳琳说,台湾的敦煌舞蹈会融入禅舞、现代舞等多种元素,期待两岸舞蹈能有更多创新和互动。

9月6日,“寻甘同味·舞乐敦煌”第七届台湾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结营式在西北民族大学举行。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在结营仪式上,两岸高校学子合作举办了舞蹈创作成果汇报展演,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种的融合,成为两岸师生关注的议题。

  “舞蹈,不需要语言和文字,这是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当我们的身体互相表现时,可以理解彼此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样更能拉近两岸年轻人沟通的距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教师苏家贤说,包括敦煌舞在内的中国古典舞,如何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其赋予新的生命力,这是两岸舞者需要思索的。

  “敦煌舞在台湾民间知名度很高,当地民众推崇其韵味和美感,我们在台湾跳敦煌舞,常有观众感动落泪。”多次前往台湾进行敦煌舞交流与演出的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舞蹈表演系主任李婷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两岸敦煌舞艺术交流不断,期待两岸青年以舞蹈为桥梁,增进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

【编辑:张子怡】

重庆两江新区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6大行动33项举措

  中新网重庆9月5日电 (梁钦卿)记者5日从重庆两江新区举行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地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等6大专项行动,提出33项措施、107项具体任务,推动营商环境评价争取“走在全国新区前列”。

  重庆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发布会上,两江新区发布了《2024年两江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六大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破解当前经营主体反映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

  在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围绕企业“初创、成长、成熟、注销”全生命周期发展,提出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劳动用工、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跨区域经营和迁移、办理破产等11项举措,确保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方面,两江新区将发挥班列扶持资金政策支撑作用,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高质量发展。推动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装箱单、提货单等口岸物流单证无纸化。对企业开展“量体式”AEO(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培育,实现通关时长缩减30%以上,查验率降至1%以下。

  在优化政务环境方面,两江新区将实施拓宽政务服务渠道、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企沟通服务常态化、构建“政策为企”服务体系4项举措,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举措、复盘服务成效等措施,降低经营主体运营成本,缩短办事周期,为经营主体打造便捷、个性化的政务环境。

  在优化市场环境方面,两江新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进民营企业合规高效建设等4项举措,通过保障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诚实守信环境、提升经营主体核心竞争力、减少运营风险,为经营主体打造高效、公平的市场环境。

  发布会上,两江新区还推出“江江好”营商环境品牌,坚持“有呼必应、有电必答、有信必回、有诺必守”,力争让每一位投资者、每一个经营主体感受到“恰到好处”的舒服。(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