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4年专项督查核查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为持续强化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近日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4年专项督查核查工作。

  自9月起,应急管理部陆续派出17个工作组深入危化品重大危险源、海洋石油、陆上石油和油气长输管道等重点企业,聚焦安全管理、本质安全设计、操作运行、作业安全、设备管理、消防与应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核验各地区和有关企业化工和危化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落实质效。工作组还将对今年以来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和专家指导服务发现的企业特殊作业管理不到位、报警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学历资质不符合要求等屡查屡犯问题的整改和举一反三情况进行抽查。

  本次督查核查将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督促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压紧压实各地区和有关企业安全责任,强化隐患整改闭环,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目前,有关工作组已赴甘肃、新疆、福建等地开展督查核查工作。

【编辑:李岩】

宁夏为非洲应对荒漠化难题提供智慧方案

  中新网银川9月6日电 (记者 李佩珊)几场秋雨过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披绿衣。从远处眺望,成片的麦草方格犹如沙漠中巨大的网,阻挡着沙漠的侵蚀与袭击。

  白芨滩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总面积148万亩,集中分布有干旱沙地、荒漠草原和流动沙丘等。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白芨滩一代代治沙人投身沙漠、植树播绿,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近30公里的“绿色长城”。

  白芨滩是宁夏书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治沙奇迹的缩影,这里的故事,也传到了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地。

  非洲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大洲。为遏制撒哈拉沙漠扩张,非洲国家近年来开展以“绿色长城”计划为核心的荒漠化治理,充分借鉴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与技术。宁夏作为中国治沙防沙的“主战场”,也以自身的发展实践,不遗余力地为非洲各国分享治沙技术和经验。其中,源于宁夏的麦草方格治沙技术,便是中国最早向世界输出的治沙方案。

  2019年,宁夏林草局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签署《关于建立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的合作备忘录》,5年举办荒漠化防治技术与实践国际研修班4期,培训了利比亚、津巴布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余名国际学员,积极传播荒漠化防治的“宁夏经验”“中国智慧”。

  同时,宁夏探索出的“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创新实施的“林光互补”“草光互补”“藤灌结合”等生态修复新模式,以及示范推广的刷状网绳、蓝藻沙结皮、高效植苗等新技术,均受到了非洲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携手面对荒漠化问题,这只是宁夏与非洲之间携手同行的缩影。近些年,围绕教育、农业、经贸等方面,宁夏与非洲展开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宁夏已先后向贝宁派出27批638名医疗队员开展援外医疗工作,由宁夏承担的国家援外项目的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成功种出近千亩饲草。今年上半年,宁夏对非洲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2.2%,实现向好趋势。如今,宁夏携手非洲,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付子豪】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林涛为国务院副秘书长;任命刘彬为外交部部长助理;任命乔跃山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任命陈新发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免去郭玮的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