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武功山、成立户外社……台湾青年师生走进江西萍乡

  中新网萍乡8月26日电 (刘力鑫 李娅之 刘雨)8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萍乡·武功山)青年户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西萍乡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台湾联合大学的青年师生攀登武功山,并宣布成立“武功山户外社”,还参观了萍乡孔庙等地。

图为8月24日,台湾青年师生交流团一行来到萍乡武功山参观游览。刘佳颖 摄

  在24日举行的本次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上,萍乡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颜小龙发表致辞,两岸一家亲,亲在骨血中,更亲在共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行动里。

  “希望两岸青年把握历史大势、抓住时代机遇、勇担时代重任,做两岸交流交往的引领者,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做两岸和平统一的推动者,做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促进者,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注入青春活力和强大动力。”颜小龙说。

  台湾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邱正豪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朋友不分地区,友谊不限距离,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台湾青年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感受中华文脉、探寻文化记忆、传承文化基因,共谱青春交响,共创美好未来。

  在启动仪式上,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被授牌“江西省对台交流基地”,台湾联合大学宣布成立“武功山户外社”。

  记者了解到,此次来访的大部分台湾青年为“00后”“首来族”,他们和萍乡本地青年一起,共同攀登武功山,参观萍乡孔庙、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和萍乡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民体验馆等地,还走进企业,品萍乡特色美食,并开展座谈交流活动。

图为台湾青年师生交流团一行的成员在萍乡孔庙手持特色文创产品拍照留念。刘佳颖 摄

  两岸青年一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一边感受萍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成就,在交流和互动中增进了解和情谊。(完)

【编辑:付子豪】

河北改革,以“关键之招”聚焦靶心

  中新网石家庄8月24日电 (记者 张子扬 陈林)23日,中共河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在石家庄举行,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一个多月后,河北对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冲锋号角的历史性时刻,河北如何在重大发展机遇中找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力点,以“关键之招”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的“突围之路”,受到外界期待。

  在观察人士看来,当前,河北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转型中、发展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当地必须转变思路观念,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此次河北省委召开全会制定出台意见,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此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充分表明河北站位全局、谋划长远,正以钉钉子的精神抓紧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改革重大机遇和经济发展重大机遇这两个河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扭住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努力构筑河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图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白景明进一步解释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所有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环境,河北会享受到此类改革红利。此外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不断培育会让产业的承接转移、要素流动进入新阶段,这也为河北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雄安空天产业创新论坛在雄安新区举办。图为论坛现场。(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他注意到,中共河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紧紧扭住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努力构筑河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图景,提出“要构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体制机制”“要构建推动京津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体制机制”等“八个构建”。

  白景明分析说,这充分表明河北抓住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机遇期的重要体制机制建设,能够促进河北整体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让经济相对高速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会让要素自由流动,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动能,形成系统集成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会带动京津冀发展,也会辐射全国。“这个带动效应已开始显现,不仅是在经济上,也在社会发展上。”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注意到,此次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紧密结合河北实际,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

  以“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为例,陈耀说,目前各地都在通过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去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河北相邻的北京创新资源集聚,河北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北京科技研发、河北成果转化至关重要。“而通过此次会议决议可以看出,河北正根据自身特点抓住重点,通过‘关键之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了系统部署,也向外界表明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突破的关键领域和新路子。”(完)

【编辑:王超】

最高检对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胡强作出逮捕决定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27日通报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强涉案进展。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胡强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公开资料显示,胡强出生于1962年,河北省枣强县人。他曾在江西省财政厅工作多年,2018年任江西省副省长,2022年1月当选江西省政协副主席,2023年1月卸任。

  今年2月21日,官方通报胡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8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其被开除党籍。

  胡强被指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务提拔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胡强还被指“利用职权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利用职权违规为亲属和特定关系人吸收存款提供帮助,搞权色、钱色交易”“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等。(完)

【编辑:付子豪】

当雨燕风筝停在台湾青年手心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当雨燕风筝停在台湾青年手心

  作者 李百加

  “在北京的古城楼上住着北京雨燕,人们亲切地叫它们‘楼燕儿’。每年春夏,傍晚时分,一群群雨燕拖着剪刀式的尾巴在天际盘旋,形成一道独特的老北京风景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马派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吕铁智配合讲解,舞动着手里的短风筝。新式碳素纤维雨燕风筝在空中轻巧划过,活灵活现地扑棱起翅膀,发出一阵一阵的鼓风声。正在认真倾听的台湾青年们发出惊呼,立刻拿起手机将这一幕拍摄下来。

  8月23日至28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2024北京历史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北京举行。26日,参加此项活动的台湾青年一行受邀来到台湾会馆,参加金马派风筝制作工艺互动讲座。“金马派”由风筝老艺人金福忠和画家马晋联袂创立,该派系风筝骨架精巧坚固,图案活泼逼真,色彩鲜艳瑰丽,含有大量中国民俗元素,在北京几大风筝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

  为了给研学团讲好这堂文化遗产课,吕铁智精心准备了各种风筝配件,也带来了代表性的成品佳作。“过去,老北京三尺以上的风筝必须带响,如果不带响,别人会笑话你,说你这不应该叫风筝,应该叫纸鸢、纸鹞。”吕铁智吹动手中的大风筝进行演示。

8月23日至28日,近二十位台湾青年随2024北京历史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北京参访。图为8月26日,研学团一行受邀在台湾会馆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马派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吕铁智风筝制作工艺互动讲座。李百加 摄

  吕铁智对团员们说,大风筝带锣鼓,风吹动风轮,拨动鼓槌,会发出“咚咚”响声。小风筝则挂哨,小竹子、细竹子、鹅毛管子、橡树籽、小葫芦片儿……各色材料均能制哨。风筝在天空盘旋,哨声清澈灵动。听到了风筝的声音,就听到了老北京的声音。

  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每一个步骤都有自己的门道。为了将这一绵延两千余年历史的文化遗产以更生动、更灵活、更简单易操作的方式传递给更多台湾青年,吕铁智发放了涤丝绸面料的风筝半成品、颜料和调色盘,邀请研学团团员们做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

  “红靠黄,亮堂堂;要想精,加点青……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从事旅游行业的台湾青年郑有财一边在口中喃喃复述吕铁智传授的风筝配色口诀,一边手握宽细两支笔刷,仔细给风筝上色。

  来自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的周堇禧选择将风筝翅膀涂成蓝色。他说:“蓝色是大海的颜色,也是北京蓝天的颜色,很宽阔、很包容。”活动中,有青年低声交谈关于风筝的童年回忆,露出怀旧之情。吕铁智则来回走动,手把手帮忙打开风筝骨架、观察团员上色进程。

  “做风筝、放风筝、送风筝既是民俗,也是回忆。”这是吕铁智第一次为台湾青年授课,他对记者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对风筝的感受相通,对传统文化也会有共鸣。”

  上色过半,郑有财手持一只风筝,在会议室里来回跑动,“这样颜料能干得更快”。他把玩着雨燕风筝,挥动风筝握杆,将小雨燕从埋头苦“画”的台湾青年前掠过,惊起一片欢笑。他对这只小风筝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将它捧在手心,问道,“吕老师,我可以把这只雨燕带回台湾吗?”(完)

【编辑:付子豪】

从这场大会看台商在河南的投资信心

  本报记者 沈剑奇

  “台玻集团正规划到郑州投资设厂。”8月27日,2024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对接活动在郑州举行。前来参会的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理事长、台玻集团董事长林伯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一消息。

  台玻集团1964年创立于台湾,经过60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玻璃纤维布生产企业。林伯丰表示,鸿海集团在郑州积极布局印刷电路板等项目,而台玻生产的玻璃纤维布正是印刷电路板的上游材料,在投资设厂时必须考虑上下游之间的配合。“郑州在投资环境、人力资源、市场规模、交通区位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因此我们正计划在郑州布局玻璃纤维布项目。”他说。

  投资河南,成为许多台商的优先选择,这从签约成果便可见一斑。当天,富士康精密设备维修中心、海峡两岸高端智能机械制造产业园、两岸融合台湾生态馆等10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大会共签约项目30个,合同金额342.514亿元,投资涉及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体、青年创业等领域。

  豫台两地虽远隔沧海,但交流深远,台资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富士康、丹尼斯、旺旺等为代表的众多台湾企业在河南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表示,近年来,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等政策支持下,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也为台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支持。

  “当前大陆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强大的国内产业支撑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但也必须强调经济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因此开展智能装备制造就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努力方向。”李政宏说,“通过多次参访,我们感受到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巨大。台湾在电子信息等领域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豫台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入合作,无疑将是一场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精彩演绎。”

  活动当天,先后举办了两岸经贸合作专题报告会、两岸智能装备制造交流会、专项对接活动等。活动持续至29日,还将首次举办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对话。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专门组织电子商务、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30余位台湾青年企业家前来参会。他说:“台湾企业大都具有小而美、小而精的特点,在技术赋能、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有一定经验,这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十分契合。期待两岸的青年企业家深入交流,形成具体的合作项目,乃至实现协同创业。”

  会场内外,记者深刻感受到,一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过去,一大批台商因寻根而来,出于家乡情结在河南投资兴业;而今,更多台商为逐梦而来,他们看好河南的机遇和发展,坚信在中原大地能够施展拳脚,创造美好未来。(河南日报)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