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台企代表参访新疆:话机遇 谋共赢

  中新社乌鲁木齐8月3日电 (胡嘉琛)“台商台企若将投资目光聚焦在新疆,或能开创‘第二春’。”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以下简称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如是说。

  台商台企新疆行参访团一行,近日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及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共话机遇,促进合作。

  参访期间,李政宏对新疆物产丰饶印象深刻。“农产品是新疆优势之一,不少台企在农产品、食品加工方面学有专精,若能将优势结合,对彼此发展而言值得期待。”

  李政宏说,随着全球贸易局势变化,台商台企面临转型升级,新疆将是不错的投资选择。“对外销型企业来说,新疆有地利、交通之便,有助于企业开拓中亚市场。”

  在全国台企联荣誉会长丁鲲华看来,台商台企在新疆设立生产加工中心或中转仓,将利于开拓中亚市场。“商品能迅速搭乘中欧班列发往欧亚市场。”

  全国台企联副会长王琼芝注意到,新疆与中亚国家在医疗领域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台湾有着优质的医疗资源,我很希望将这些资源优势带到新疆,例如通过共同建设国际性医疗机构,为新疆乃至中亚、西亚地区民众的健康作出贡献。”(完)

【编辑:田博群】

小学生App打卡跳绳 为何弹出性感美女主播?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刘 洁

  为了完成每天的跳绳任务,点开一跳绳App,却不小心点到弹窗广告,性感火辣的女主播摆出诱人的姿态,画面露骨,还配有“附近美女火热直播”等字样。上述画面猝不及防地出现,广东的莫女士手忙脚乱地将手机从女儿面前移开。

  莫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应学校老师暑假每天做适量运动的要求,莫女士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名为“××跳绳”的App,让孩子每天在App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进行打卡。通过App运动打卡本是好事,但很快莫女士就发现了问题——该跳绳App中广告无孔不入,几乎每次完成一项锻炼任务都会跳出广告,很多广告连大人都找不到关闭按钮,稍有不注意,孩子就会点进广告,直接跳转到外部软件。

  “广告多也就算了,一些广告画面不堪入目,根本不适合小孩子观看。”莫女士说,该软件会在运动过程中弹出小窗广告,大多是一些直播、短视频App的链接,配图的直播画面非常露骨,基本是一些穿着暴露、袒胸露乳的美女主播,如果点击广告画面,更是会直接跳转到直播平台,首页推荐的直播间主播甚至比广告中的更“性感”。

  “据我了解,很多中小学生都使用该App做运动打卡,这样的内容真的可以让未成年人接触吗?”莫女士不由发问。

  如今,互联网在未成年人学习生活中均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不少中小学生通过学习类、工具类App进行任务打卡、资料查询、学习辅助、生活记录等。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明明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学习类、工具类App,内容却“跑偏”了。一些学习类、工具类App,不仅因为广告众多、功能混乱等影响使用感,而且蕴含一些色情、低俗等“擦边”内容,极易给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按照莫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对该跳绳App进行了下载,发现注册该App后,软件会自动弹出让用户“添加班级”的页面,显然该软件目标群体就是学生。在社交平台中,不少家长吐槽该App广告存在问题,不仅会自动跳转至第三方低俗网站且无法关闭,严重影响青少年使用及身心健康。

  近日,因为一款学习打卡App,天津一小学生家长史女士“被气到了”。史女士说,该App中会弹出很多“领红包”的广告,或者直接整个屏幕都是红包雨,孩子不知道怎么关闭广告,不小心点到屏幕就会跳转到其他App或者跳转到一些App下载、充值的界面。实际充值时“一点就通”,没有任何确定或提示环节,史女士的孩子就曾因误触广告被扣费400多元。

  河南的小马即将上高二,暑假期间她经常通过线上自习室和好友连麦学习。小马说,她身边不少同龄人为了假期也能好好学习,都会使用线上自习室。但在使用期间,她发现该软件首页推荐内容开始“去学习化”,渐渐多了很多晒偶像照片、求交友的帖子,还出现了一些“游戏连麦”“红娘连麦”。很多用户发的动态也不再是学习心得和笔记,逐渐变成了秀身材、秀颜值的“钓鱼帖”。

  最让小马觉得糟心的经历是,她在线上自习室与陌生人连麦学习时,曾遭遇“变态”私信骚扰。小马说,当时她在家里学习,穿着睡衣,被摄像头拍入画面后有人发来私信,让她把摄像头角度向下调,还说了“摸摸大腿”“看看小妹妹”之类的话,对方甚至调整角度将摄像头对准自己的私密部位,吓得小马赶忙退出了连麦。

  据媒体报道,在一名为“××小学学生”的学习App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一定的分数,分数可以兑换虚拟货币,从而购买道具或者饲养电子宠物来和同学进行PK。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直接在“商城”中选择付费来购买游戏的道具。有学生家长在孩子的要求下不到两个月进行了13次购买,花了1200多元。在另一名为“××作业”的公众号中,专设有游戏版块,内含超百款游戏,无需实名注册就能玩,此外,该公众号还利用游戏引导中小学生进行社交,包含大量性暗示、性诱惑的内容。

  2023年9月,国家网信办披露了一起违法案件。某社交平台“小世界”版块因存在大量色情等违法信息,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国家网信办依法责令暂停信息更新30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万元罚款。从通报信息来看,该版块存在大量色情引流信息,部分用户在评论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交友、实施性引诱,招募未成年人进行游戏陪玩,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学习类、工具类App偏离主责主业,传播打擦边球违规信息,这是中央网信办“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点名的突出问题之一。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禁止网络应用中出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习类、工具类App,应坚守法律红线,杜绝色情、暴力、低俗等不良信息的存在,无论这些内容是平台自身发布的、使用者评论、分享的或广告中存在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建议,对于App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现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部门规章对法律法规中的内容进行细化、解释,同时加强对平台和传播者的监管和处罚。

  北京潞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黄艳认为,追求商业变现是这类App中出现不良内容的根本原因。相关网络平台技术过滤能力不足,某些平台为了博取用户流量和更大的市场利益默许、纵容也是原因之一。为此,应压实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的责任,完善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等制度,提升色情信息鉴别能力,升级防控手段,畅通公众举报监督途径,实现早发现、早处理。

【编辑:付子豪】

国台办:清除破坏两岸关系害群之马 从根本上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中新网8月8日电 8月8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答记者问。

  问:国台办、公安部政府网站同步推出“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栏,公布针对“台独”顽固分子的线索举报邮箱,引发岛内关注。民进党当局对此歪曲抹黑,称大陆相关举措对两岸交流互动制造更多的障碍与伤害、阻挠两岸人民往来交流,对促进两岸良性交流没有任何好处;并称大陆没有权力“惩治台湾人民”。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是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应有之义,是维护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义之举。两岸民众高度支持有关依法惩“独”措施,认为精准打击“台独”顽固分子的措施行之有效,也充分认识到依法惩治的是极少数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顽固分子及其实施的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不涉及广大台湾同胞。

  必须指出的是,民进党当局故意将广大台湾同胞同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混为一谈,企图拉无辜民众为“台独”垫背,企图借抹黑大陆来阻挠两岸交流往来,只能说明其色厉内荏、颠倒黑白,完全是徒劳的。

  清除破坏两岸关系的害群之马,目的是从根本上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保障广大台湾同胞安全福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已经识破民进党当局的险恶用心和欺骗伎俩,展示出参与两岸交流的强烈愿望,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支持两岸关系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6月,两岸人员往来208.3万人次,同比增长99.5%,其中台胞来大陆1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2%。这充分说明两岸交流合作的历史大潮滚滚向前,不会因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的谎言和欺骗而影响。希望广大台湾同胞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与“台独”顽固分子划清界限,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