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添4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3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和婺源石堨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堨、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

  坎儿井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吐鲁番坎儿井至少拥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坎儿井是新疆各族民众为适应极度干旱和高蒸发量条件而创建的引出浅层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古代水利工程。吐鲁番现存坎儿井1200余条,其中有水坎儿井近190条,年径流量为1.14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近10万亩,至今仍在持续发挥效益。

  堨(è),《现代汉语词典》清晰释义:一是堤坝,二是灌溉田地的水渠,是古徽州文化传承下来的名词。徽州全区现存有古堨坝500余座,其中,500年以上古堨坝5座;婺源县现存石堨在坝长5米以上、水位上下高差0.8米以上的,共计2052座,其中百年以上的有1181座。

图为徽州堨坝。(中国水利部供图)

  汉阴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汉阴县,灌区约5.2万亩。历朝历代的汉阴先民顺山地之势,借自然之力,形成了以凤堰梯田为代表的“田、渠、塘、溪”灌溉体系,低影响开发的方式,完美契合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理念。

  秀山巨丰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灌溉工程体系为有坝引水,共有巨丰、永丰、黄角3座拦河坝,渠道通过3座渡槽穿过平江河的两条支流,灌溉范围超过1.6万亩,是重庆秀山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仍在发挥水利效益的灌溉工程。

图为重庆秀山巨丰堰。(中国水利部供图)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今年与中国的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朗、伊拉克、日本、南非、土耳其的14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177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20个国家。(完)

【编辑:王超】

(聚焦中非合作)摩洛哥驻华大使:愿为非中合作发挥桥梁作用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题:摩洛哥驻华大使:愿为非中合作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 肖玉笛

  摩洛哥驻华大使阿卜杜勒卡德尔·安萨里今年2月来华赴任。此前,他曾担任摩外交部亚洲和大洋洲事务司司长,与中国多有接触,数次访问北京。

  此次来华履新后,安萨里得以第一次参加中国全国两会,他注意到“新质生产力”被屡次提及,“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这与全球发展的优先方向是一致的”。

  在谈到摩中合作时,安萨里表示:“摩洛哥凭借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实力,可以在中国、摩洛哥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

摩洛哥驻华大使阿卜杜勒卡德尔·安萨里。(受访者供图)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扼守着大西洋与地中海的门户。安萨里介绍道,摩洛哥有大型港口丹吉尔地中海港、自贸区和优越的陆路交通,可加速来自中国的货物在非洲大陆之间流通。

  作为非洲重要的经济中心,摩洛哥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在工业化和吸引外资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安萨里说:“摩洛哥愿意作为非中合作的桥梁,为三方合作(指摩洛哥、中国和其他非洲国家)和非洲大陆提供切实利益。”

  由中资企业参与的项目“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2016年正式启动。据安萨里介绍,这一项目是摩中两国对未来发展与繁荣的共同愿景,目的是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工业生态城,并将丹吉尔打造为北非领先的工业中心,发挥中国对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

  谈及两国整体合作情况,安萨里表示,摩中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关系。除了投资贸易,近年来,两国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彰显了摩中两国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承诺。

  安萨里特别提到,人文交流是摩中两国友谊的重要支柱。如今越来越多的摩洛哥留学生学习汉语,赴华深造,加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在安萨里看来,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是非洲同中国交流的一个关键时刻。峰会为非中合作设立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愿景,即通过现代化和战略合作的共同目标,来加强非中之间的伙伴关系。非中双方都需要利用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共同增长和繁荣。例如,中国提供先进的技术,非洲则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

  时隔6年,中非领导人再次在北京相聚,将谱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安萨里认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是双方对长期合作的承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韧性。

  二十多年来,中非合作论坛为非洲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安萨里说,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合作项目,直接改善了非洲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医疗、教育和经济发展。此外,非洲工业化的程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制造业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

  安萨里表示,摩洛哥一直在为非洲的和平稳定、区域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努力,这一目标与中国所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具有相似性。他希望能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共同促进非洲大陆的繁荣发展。(完)

【编辑:胡寒笑】

云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197项(人)获表彰

  中新网昆明9月3日电 (黄兴鸿)3日,云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授予王华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线虫对胁迫的感知和响应机制”“铁硼系高耐磨合金复合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富锗铅锌成矿系统和勘查技术创新及深部找矿重大突破”等196个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当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为获得202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王华颁奖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出席。

图为获奖代表领取奖状。黄兴鸿 摄

  近年来,云南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成功举办两届腾冲科学家论坛,单晶硅片切割技术、中药创新药、疫苗研发等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组建125个科技特派团和60支边境村寨科技特派队,在科技与产业融合、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保障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王宁表示,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深入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滇战略,努力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要广泛宣传科技创新先进典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不断开创新时代云南科技工作新局面。

  王予波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王华带领团队聚焦冶金节能减碳技术需求,创新了冶金过程非线性强化与节能减碳基础理论,研发了冶金炉强化供热系列技术,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喷枪设计和高端材料均匀精准加热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冶金过程节能降碳的高效化、资源利用的综合化、高端材料的高质化。这些技术已被推广应用到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深扎边疆坚守使命,科技报国初心如磐。”王华表示,这句话是他的座右铭,此次荣奖并不是他和团队的终点,而是进一步推进节能减碳科技创新事业走向深入的起点。他和团队将继续投身到国家和云南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中,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编辑:付子豪】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原一级巡视员吴迪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9月4日电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省自然资源厅原一级巡视员吴迪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吴迪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宴请;违反组织纪律,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钱款;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收送礼金;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审批变更探矿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职务晋升、土地权属审核和土地估价备案、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分期缴纳采矿权价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涉嫌受贿罪。

  吴迪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顶风违纪;廉洁底线失守,贪欲膨胀,把矿产资源审批权当作敛财工具,大搞权钱交易,严重污染自然资源领域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其行为已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乃至党的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黑龙江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黑龙江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吴迪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编辑:刘湃】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79年前,中华民族绝处逢生

79年来,中国人民白手起家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才迎来如今万家灯火辉煌

图为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登上美军“密苏里号”军舰

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也相继签字

接受日本投降

至此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宣告落下帷幕

2015年8月31日,日本外务省展出1945年9月2日签署的投降书原件。人民网记者 刘军国 摄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通告

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方代表登上“密苏里号”美军军舰,签署投降书。(资料图)

回望历史

“悲壮”与“不屈”

是中华民族14年救亡图存之路的底色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日军炮轰北大营、袭击东北军

东北三省沦陷

三千万同胞惨遭奴役

“抗日则生,

不抗日则死,

抗日救国,

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图为“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中国大营附近演习,以便在铁路炸毁后立刻进攻中国驻军营地。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华北危急!平津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揭开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图为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1937年12月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爆发

超30万同胞遇难

尸横遍野,天地同悲

还有

泯灭人性的“731”部队

重庆大隧道惨案

强征“慰安妇”

……

日本侵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

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图为被日军屠杀的南京市民尸体堆满河岸。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唯有反抗!

唯有反抗!

“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14年浴血奋战

超3500万同胞伤亡

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

中国人民将热血洒尽

舍生忘死,保家卫国

图为八路军伏击日军。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武汉会战

百团大战

……

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但我们不能忘记

我们更不敢忘记

每一场以血肉为基的胜利

每一名无畏牺牲的英烈

只有铭记于心

才能无愧先辈

才能时刻警醒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抗战老兵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中新社发 侯宇 摄。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唯有缅怀,唯有铭记

致敬英雄儿女!

致敬伟大胜利!

致敬,

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资料图: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海报设计:刘鑫

  图片来源:人民网、新华网等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