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开展第五次规范性文件清理
中新网8月13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和《自然资源部第五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以下简称“两个目录”),保留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222件,废止和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92件,涉及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增存挂钩”机制、跨省域补充耕地等多方面政策规定。
据了解,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实时清理、自动更新、动态调整”清理工作机制。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公告向社会公布了部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357件。2019~2020年,自然资源部又先后公布了四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启动第五次清理,再次对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就11件拟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部门联合发布文件书面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15个相关部门意见,最终形成了“两个目录”。
从此次发布的“两个目录”来看,自然资源部在清理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已及时制发新的文件。比如,《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2019〕7号)已被《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自然资规〔2023〕6号)替代,《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交易规则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7号)已被《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交易规则的通知》(自然资规〔2023〕1号)替代等。
自然资源部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清理规范性文件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清理机制,及时对即将到期的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在有效期届满前完成修订和重新发布,确保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同时,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常态化机制,及时更新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增强部规范性文件的协调性和时效性。
2024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中新网福州8月13日电 (叶秋云)13日,由全国台联文宣部、北京市台联、福建省台联、河南省台联、福州市台联主办的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2024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活动在福州开营。

来自台湾地区的54名青年学生和20名在闽台湾青年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生一同参加开营活动。
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表示,两岸青年以先贤之行,追溯两岸交往融合的历史轨迹,体验一脉相承的日常饮食风俗,感受两岸交流融合背后的“人间烟火味”,激发求学之志,践行爱国爱乡之情,是台湾学子科举历史的重现,也是两岸命运共同体深化融合发展的生动写实。
郑平指出,离乡不离祖,两岸青年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但血缘亲情一脉相承、无法割舍。两岸青年要厚植民族团结情谊,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两岸文化合韵千年的历史脉络,认乡音,重乡情,同做两岸交流交往的引领者。
开营仪式期间,与会嘉宾与两岸青年一同观看《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纪录片,回顾2018年以来两岸青年学子沿着当年台湾士子科举之路,追寻两岸文化根脉,缅怀先贤、寻根问祖,共同见证两岸同胞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和共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记忆的历程。
在模拟“乡试”活动前,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毛晓阳为两岸青年学子作《清代台湾贡院》专题讲座,并带领大家身着汉服、整衣冠,行敬拜先师之礼;进行“云游科举路”互动体验;并现场进行模拟“乡试”,沉浸式体验科举文化。
据了解,该活动作为海峡青年节品牌活动之一,自2018年以来,已有近300位台湾青年学生报名参与。本届活动首次增加河南“寻根之旅”行程,营员们将赴福建、北京、河南等地参访。(完)
十五项举措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
十五项举措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
水运设施网络将进一步优化(政策解读)
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枢纽节点和通道,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作用。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15项举措,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高质量构建现代化港口与航道体系。
系统优化布局港口航道建设
我国水运已基本形成以南北海运、长江干线等为大通道,主要港口为枢纽的基础设施发展格局,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水运大国地位逐步确立。
“此次《意见》出台,在行业顶层规划的框架下,有针对性提出可落地的政策举措,将助力我国从水运大国加快转向水运强国,促进水运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力说。
聚焦发展理念转变。“面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长期刚性约束,水运行业要更加注重将生态、低碳和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水运发展的各个环节。”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袁子文说,此次《意见》着重强化沿海港口“强韧性”、内河水运“强通畅”等关键领域,更加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提升绿色智慧安全发展水平。
突出发展能级提升。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节点作用愈发突显,但我国港口枢纽辐射能力较弱、现代航运服务功能不足,总体服务水平较国际先进仍有一定差距。在黄力看来,《意见》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保障重点领域安全,深化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枢纽港的具体要求和建设重点,重在提升沿海港口发展能级。
强化创新融合发展。“以智慧港口、数字航道等为代表的水运‘新基建’进程不断加快,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不断完善,水运发展正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和创新驱动转变。”黄力认为,《意见》聚焦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多式联运发展、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降成本、增效率、强服务、促融合,将充分释放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推动水运行业高水平发展。
促进港口群迈向“世界级”
沿海港口承担了我国90%的外贸运输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保持世界第一、海运供应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港口要更好发挥枢纽作用,巩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球供应链稳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丁文涛介绍,《意见》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明确下一阶段沿海港口规划建设的新任务。
在能级提升上下功夫,推进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建设。
一方面,握指成拳,协同发展。我国沿海港口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粤港澳、环北部湾五大港口群,促进港口群向“世界级”迈进,《意见》要求,环渤海地区,加强区域协同,加强津冀锚地共建共管共用;长三角地区,统筹沿江沿海,完善重点货类运输系统布局,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提升世界级港口群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有的放矢,突出韧性。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对我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物资供应链稳定提出更高要求。《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主要港口在外贸和大宗物资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强化重点货类运输系统码头有效供给。未来主要港口应着眼保障粮食、能源、产业的海运供应链稳定,提升储备应急调配能力。
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推动港口迈向高质量发展。
“《意见》从岸线高效利用、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丁文涛认为,这将推动沿海港口从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转变,从依靠传统要素向依靠新质生产力驱动转变。
打通堵点卡点,夯实联通体系
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内河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比重由2010年的3.9%提升到当前的8.2%,累计节约全社会物流成本超3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方森松说,《意见》聚焦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内河水运规划建设的思路。
加快打通堵点卡点。“与规划目标相比,国家高等级航道仍有约8000公里待建,内河主要港口枢纽辐射能力和临港产业集聚能力仍需加强。”方森松介绍,《意见》以主干线大通道和重点区域为重点,突出长江、西江、京杭运河战略通道作用,以及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的带动效应,打通影响全局并能显著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节点,畅通直达重点产业基地、工业城镇的干支联通网络。
持续夯实联通体系。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通航千吨级以上船舶为主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以20%的内河通航总里程占比,承担了全国80%以上的内河货运量。未来,国家高等级航道将在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中发挥更大作用。《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干线航道主通道作用,全面提升长三角、珠三角水网航道畅通水平和着力攻坚支流航道未达标航段建设等,明确了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方向。
“我国水运行业正处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时期,《意见》的出台,将对水运建设项目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促进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韩 鑫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4日 第 02 版)
吉林检察机关依法对桂广礼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日前,吉林省长春市政府原副市长桂广礼(正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白城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桂广礼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白城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桂广礼利用担任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秘书长、副市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在企业经营、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