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刘润荣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原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刘润荣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润荣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金,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刘润荣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广东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广东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刘润荣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相应的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编辑:房家梁】

南充市正县级干部张光全主动投案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8月14日电 据“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消息,南充市正县级干部张光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南充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张光全简历

  张光全,男,汉族,1972年1月生,重庆万州人,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7月至1999年5月,在四川师范学院工作;

  1999年5月至2002年8月,历任四川师范学院人事处人事科副科长、教工团支部书记、政法系党总支副书记;

  2002年8月至2017年9月,历任仪陇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南部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南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蓬安县委副书记;

  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历任西充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

  2020年11月至2024年6月,任西充县委书记;

  2024年6月至今,任南充市正县级干部。

【编辑:房家梁】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习言道|来到这里,习近平说“我向往已久”

  中新网8月14日电 “殷墟我向往已久”。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如此感慨道。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并叮嘱“书法课必须坚持”。

  2019年11月,习近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特地点明此行的深意。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和中华文明探源,到访百余处历史文化遗产,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他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在西安市博物院,他强调“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来到朱熹园,他谈及文化自信,“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博物馆里的国宝、青铜器上的铭文、沉睡千年的遗迹……它们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过往,激发着人们对“何以中国”答案的探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找到“从哪里来”的根,还要看到“到哪里去”的路。

  习近平对此思考深刻,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编辑:梁异】

两岸婚庆行业达成多项合作

  中新社福州8月15日电 (记者 闫旭)正于福州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集中阶段活动期间,两岸婚庆行业达成多项合作,包括启动“两岸青春荟”两岸青年联谊交友平台、发布“两岸爱情体验打卡之旅”线路、福州“闽江之心”爱情岛成为榕台婚姻服务基地等。

  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会长林德斌15日告诉中新社记者,在福州“闽江之心”爱情岛启动的“两岸青春荟”两岸青年联谊交友平台,是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与台湾婚庆产业联盟联合成立,专注于两岸青年联谊交友的婚恋平台。

  “两岸青春荟”已搭建全媒体矩阵,将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线上交流、线下活动、法律咨询、婚礼策划等,全方位满足两岸青年的婚恋需求,同时积极促进两岸婚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与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台湾婚庆产业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婚庆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提升婚庆产业的形象与声誉。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台湾婚庆产业联盟、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两岸年轻一代的交流。

  此外,福州市妇女联合会为福州“闽江之心”爱情岛授予榕台婚姻服务基地牌匾。两岸青年共同发布“两岸爱情体验打卡之旅”线路。(完)

【编辑:李岩】

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发布

  中新社浙江湖州8月15日电 (鲍梦妮 胡丰盛)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15日在浙江湖州举办,发布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下称“十大科技创新”)。

  十大科技创新分别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沼液催化重整处理与制氢利用技术、国际“新三可”标准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研发、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煤电低碳灵活关键技术、蓝碳交易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体系、自然工质CO2循环理论与技术、成都绿色循环科技产业园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公约受控强温室气体三氟甲烷绿色资源化转化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省域燃煤发电清洁低碳智慧管控关键技术与应用、“云表桩车”居住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案。

  据悉,十大科技创新中诸多创新技术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例如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沼液催化重整处理与制氢利用技术,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及有机质能源高效利用,可服务中国年产百亿立方米规模沼气工程,碳减排潜力近千万吨。

  又如国际“新三可”标准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研发,在国际上率先建成首个政府间气候变化清单改进指南标准的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CCMVS),已在中国29个省(区、市)碳中和行动效果及潜力评估中广泛推广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高翔认为,十大科技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支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些成果也鼓舞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将创新链与产业链和知识链紧密结合,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高翔表示。(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