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9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在会上介绍,2023年以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司法部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制定修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等行政法规,着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环境。完成审查修改会计法、统计法、增值税法、关税法等法律草案,推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等行政法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修订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和机制。

  王振江还介绍,2023年司法部共审查完成51件立法项目,同比增长96.2%。今年截至目前,我们已审查完成各类立法项目39件。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履行政府立法审查职责,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记者 刘世炯 制作 刘鹏)

责任编辑:【卢岩】

老兵离队无“牵绊”

  第71集团军某旅做好退伍老兵服务保障工作——

  老兵离队无“牵绊”

  帮助办理手机话费套餐变更、指导填写报销单据、讲解退伍相关政策……8月下旬,第71集团军某旅文化活动中心十分热闹,数个临时办公服务点整齐排列,为即将满服役期的士兵们提供各类服务。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下士张超涵顺利地将部队统一办理的工资卡转换为个人储蓄卡。

  “为即将退伍的老兵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有利于提升官兵获得感、荣誉感。”该旅领导介绍,以往开展士兵选晋复退工作时,重心聚焦在如何保留人才上,而对未能留队的士兵关注较少,导致一些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项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去年底,旅里组织满服役期人员座谈,有不少老兵提出,在信息采集、经费报销、补助发放等方面存在诸如流程不明晰、效率比较低等情况,影响了退伍工作有序推进。这让旅党委意识到,不能只对退伍老兵提要求,让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也要倾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

  于是,今年初以来,该旅将做好即将退伍老兵服务保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他们广泛收集官兵意见建议,梳理汇编涵盖经费报销、证件办理、补助申请等8个方面内容的服务手册,明确办理流程、表单模板和责任科室,统一下发营连,人手一册。

  在此基础上,退伍工作展开期间,他们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设立“退伍事务专办窗口”和“退伍工作善后事项临时专班”,一方面组织人员到各营连了解退伍老兵的困难需求,进行政策宣讲阐释和业务集中办理;另一方面提供线上代办服务,及时跟进未尽事宜进展,将服务保障延伸到老兵返乡之后。

  该旅防空营某连驾驶员李垚鑫即将满服役期,希望提前换领地方驾驶证。机关统一集中办理期间,他正好在外执行任务。归队后,李垚鑫通过“退伍事务专办窗口”上报了相关材料。前几天,他收到通知,地方驾驶证已经办好,离队前可以随时领取。

  “退伍事务专办窗口”负责人告诉笔者,单是今年8月,他们就为分布在多个驻训点和营区的数百名满服役期老兵办理了报销、伙食费退补等事项,获得普遍好评。(解放军报)

【编辑:李岩】

浙江构建的新型慈善体系,如何助力实现共富?

  中新网杭州9月6日电(张煜欢)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在当今社会,慈善事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慈善行动,爱心和温暖在社会间流动。无论是个人的捐助、志愿者服务,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都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一份贡献。

  近年来,浙江正着力构建新型慈善体系,搭起奔向共富的桥梁。该省推动构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智慧化、规范化的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积极助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截至今年8月,浙江全省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2212家,慈善信托累计备案659单,资金总规模22.18亿元,数量均居全国第一。2022年以来,浙江慈善捐赠累计开票金额更是达到286.85亿元。

2024“中华慈善日”浙江宁波宣传月活动现场。浙江省民政厅供图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后,浙江省率先出台省级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发挥慈善作用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浙江还设立了全国首个慈善领域的引导资金,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县(市、区)慈善事业发展。作为最早开展政府慈善奖评选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浙江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持续推动以政府名义设立慈善奖的占比,目前以政府名义表彰的慈善奖已达到74个,占73.3%。

  针对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浙江依托浙江工商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培养本、硕、博公益慈善人才的慈善学院,加快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构建“1+1+n”慈善人才培育链,一个专家学者结对一个慈善人才,辐射带动一批慈善人才发展。

  “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项目,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情景中展开深度学习,更能够引导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地应用于社会服务,提升他们的能力,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慈善管理人才大有裨益。”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执行院长徐越倩说。

  培养公众的慈善认知,营造慈善氛围亦是关键。

  多年来,秉承义利并重、崇德向善的文化传统,浙江积极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慈善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涌现出杭州“丁丙”、温州“善亭”等慈善文化品牌,以及宁波“鹂西走廊”慈善空间、温州瑞安“忠义慈善文化街”等,让慈善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人心。

  除了线下地标,在互联网上,网络慈善蔚然成风。依托互联网和民营经济大省优势,浙江打造公益网络慈善,现有阿里巴巴和支付宝两大公益平台,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支付宝公益平台累计捐赠人次超46亿。

  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此前发布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完善慈善褒奖制度”,指出完善有利于慈善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枢纽型、资助型、行业型公益慈善组织。

  为此,浙江深入实施慈善领域“共富同行”计划,组织49个综合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区)和17家头部慈善组织结对山区海岛县。一年来,该省山区海岛县慈善组织增长近50%,慈善信托资金规模翻了两番。

“中华慈善日”浙江温州嘉年华活动现场。浙江省民政厅供图

  不仅如此,在市县(市、区)慈善基地全覆盖的基础上,浙江继续引导有条件的慈善基地向联合型、支持型平台方向发展,共培育50家示范性慈善基地。

  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这张慈善之网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当前浙江推动“浙里有善”与“浙有众扶”数字应用的互联互通,健全“慈善+救助”服务网络,促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在政策、对象、信息、项目、资源等方面有效衔接。目前,浙江全省已联动3000多家社会组织,撬动4000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参与救助帮扶,累计实施救助帮扶项目4200余个,惠及249万人次。(完)

【编辑:李岩】

司法部:2024上半年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2.4万件

  中新网9月6日电 国新办6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负责人孔祥泉介绍,今年上半年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2.4万件,纠错率为13.7%,有效规范了一批行政不作为、程序违法、乱罚款问题。

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负责人孔祥泉、司法部立法二局负责人姜杉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孔祥泉表示,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维护人民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司法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国务院行政复议机构职责,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做深做实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推动修订行政复议法,进一步扩大行政复议范围,将更多的行政争议吸纳到行政复议渠道来解决。今年上半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29.2万件,办结22.5万件,新收案件数量同比增长150%。这个增长幅度还是比较大的。经行政复议后,有20.2万件案件没有再进入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案件案结事了率达到了89.4%,比2023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二是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指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规定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行政复议个案纠错和类案规范。今年上半年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2.4万件,纠错率为13.7%,有效规范了一批行政不作为、程序违法、乱罚款问题。针对行政执法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发了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2734份,附带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357件。

  三是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加强涉及经营主体行政复议工作,办理行政协议、行政赔偿、限制竞争等新类型涉及经营主体行政复议案件2328件。今年上半年,新收各类经营主体申请的行政复议案件3.1万件,办结2.3万件,为涉案经营主体挽回经济损失101.7亿元,有力维护了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司法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提出5个方面18项具体举措,全面提升涉及经营主体行政复议工作的质效。

【编辑:李骏】

台风“摩羯”即将登陆 水利部系统部署台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9月6日7时,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17级以上,超强台风)在距离海南省文昌市东偏南方向约170公里的南海西北部海面上,据预报,“摩羯”最大可能将于6日下午至傍晚在海南文昌到广东雷州沿海登陆 (17级或17级以上,超强台风)。受其影响,9月6日至8日,海南岛、广东南部、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暴雨区内海南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广西郁江及支流左江,云南盘龙河等河流将发生超警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高度重视台风“摩羯”暴雨洪水防御工作,要求加密监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精细调度水工程,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滚动会商分析研判“摩羯”发展态势及汛情变化,将针对广东、海南的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维持针对广西、云南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每日“一省一单”提醒暴雨区内水利部门做好中小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派出4个工作组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一线指导防御工作。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海南、广东提前调度牛路岭、石禄、鹤地、高州等水库预泄腾库6000万立方米,充分做好拦洪运用准备;广东将水利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组织8700余人加强水库、堤防巡查防守,做好应急抢险各项准备;海南将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对18个市县在建水利工程、病险水库等水利设施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广西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强化山洪灾害防御、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等工作;云南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密切关注台风移动路径及影响范围,及时发布预警,细化强降雨防御措施。

  水利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台风“摩羯”发展态势,及时研判暴雨洪水形势,督促指导各地水利部门全力做好台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苏亦瑜】